瑰宝自绚丽 赏美在天然——从赏石角度谈巴林石
来源:中国巴林石网
时间:2011-09-14
浏览:3088 次
【字体:
大 中 小】
作者:隋德 编辑:贾思秒
巴林石这几年名气很大,国礼、国石,奥运特许产品……,一大堆的荣誉。但有心的人会看到,这一切,主要是从彩印石角度赋予的。其实,巴林石除了可以用作雕刻、金石印章外,由于石质温润,色彩丰富多变,含有大量的天然景物图型,因此也是非常不错的观赏石,并早已经成为爱石人争相收藏的赏石之一。在巴林石观赏石中犹以自然形和图案石颇受赏石、收藏人所喜爱。随着赏石收藏热的兴起,人们早已注重巴林石的观赏效应。石商在打磨加工巴林石时首先审视它的质地,纹理或色彩图案,然后再决定是否切割加工印章或进行雕刻。作为观赏石的巴林石,除了制作水草的原石需要沿着草线作较大剔除加工外,大都不做大量切削,一般是按着原石的自然形态打磨抛光既成为观赏石。巴林石有五大类几百个品种,在每个品种中都有用于观赏石的珍贵石料。其中犹以鸡血石、图案石居多。巴林石作为观赏石可谓妙趣横生,或晶莹剔透,或神形兼备,或小巧玲珑,或栩栩如生,或纹理奇特。至于怎样赏识它的神奇、美丽,这就要看赏石者对其了解的程度和悟性了。
巴林石中的水草石比较多见。在巴林石奇石馆珍藏了一件水草自然形,品像意境颇佳。该石地为黄、清、白三色,黄白相见似金秋的草原,一轮明月在碧蓝的天空冉冉升起,河边生长着一片杨柳,小河从旁边静静流过。最有趣的是,在月光的照射下,杨柳的倒影映衬在河里,在河水中杨柳枝的倒影随着岸上风吹舞动的杨柳在水中摇曳,让人产生无限遐思。
一石友收藏的巴林石图案石,意境是一件意寓芦苇荡中漂有一叶小舟的象形石,命名时经多次斟酌,后借得诗句“野渡无人舟自横”,命之为“野渡”。仔细揣摩此石确有情景相融,使人感受到了一幅天然野趣。
在巴林石中,有许多像形图案,甚至有的图案中蕴藏着变化的图形。巴林奇石馆收藏的“笑猫”,脸型极象一只美滋滋的猫脸,栩栩如生;还有一巴林石对片,从这个角度看极象关公,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罗汉,同时也是一个骷髅的简笔画,三像合一,非常奇妙。在巴林石中,类似人物,各种动物、植物、景物和景观等的图案石非常之多。而被命名为“夕阳红”、“火焰山”、“美猴王”、“奥运”、“飞天”、“牧归”、“层林尽染”、“刘关张”、“两弹一星”、“二渡通天河”等等的美石,数不胜数。
巴林石作为观赏石,与其它观赏石亦有差别。其它观赏石大都保持天生状态,不作加工或略加保护即可。巴林石就不一样了,从矿脉采出矿石,就已经附加了人工成分。当然,尽量按着自然裂隙等软弱结构面取下,还是最大限度保留了自然形态。如果是水草,则需要沿着草线小心将其剔出。至于一些对片象形图案,则是加工时偶然获得。所以,巴林石观赏石有人打磨、抛光、切底、切片等成分。但不管怎样,巴林石的美一方面是大自然的赋予,一方面需要人来发现与发掘。这种天人和一,增加了人与石的亲和力,因此更加妙趣横升,从而为观赏石大家族增加了新的成分。
实际上,珠宝玉石、彩印石也好、观赏石也罢,主要是用来观赏、收藏,并赋予人的思想情感。不同的观赏者由于文化、看问题的角度及兴趣的不同,对同一件观赏石认知是不同的。以巴林石为例,一件巴林石作品,除了感官因素外,由于不同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、情感、生活环境以及经历和修养等方面的差异,所产生的认识是有差别的。这些,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,也正是因为如此,我们的世界才五彩缤纷;也正因此,我们的赏石才不乏新意。无数的创新与发展,使赏石事业蓬勃发展,欣欣向荣。
在巴林石中,有很多块度不是很大的精品观赏石,很能吸引赏石者眼球。这些物品,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的丰富内涵。有的气韵通灵,蕴涵并涌动着的动感气势;有的色彩斑斓,纹理变化多样。特别是巴林石中的彩石和图案石,汇聚了丰富的色彩以及人物、动物、植物和天然美景,将世间天然景物图案汇聚美石于一身。像人物者有的被命名为“挥手之间”,像动物者命名为“十二生肖”,像景物使名为“层林尽染”、“玉树临风”、“无限风光在险峰”等等,体现的惟妙惟肖。仔细将图案与文学寓意联系起来,你就会对画面感慨万千。亿万年前的石头将有血有肉的生灵和天然景观再现,一个个从远古走来的鲜活生命和生动景观就展现在你的面前,凝聚成了“石不能言最可人”的诗句,令人肃然起敬。石本无语,在赏石爱好者的精心打造下,沧桑的岁月在它身上就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痕迹和鲜明的特点。只要赏石者与它用心去交流,就能从它那独特的个性和傲然的品质中赏识它的不屈和坚韧;就会觉得它那深邃的内涵和款款情思,在你的心里荡起无尽的涟漪。它就成了你无言的老师和朋友,陪伴你的人生。
巴林石以质地细腻,温润柔和,软硬适中,最适于篆刻或精细雕刻,被金石家奉为上乘石料,为中外友人所推崇,成为藏品中之珍品,是我国“四大名石”之一。历年来,人们注重巴林石的雕艺价值、金石印章方面的研究与开发,并沉淀了大量巴林石雕刻艺术品、优秀的印材石,有很多已经成为稀世珍品,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。巴林石自然形,就是人们利用观赏属性的一面,将自然的原石进行打磨,与其它印石、雕艺作品摆放在一起供人们观赏、收藏。
同时也应该看到,由于重视的不够和认识的不足,巴林石也的确有忽略其观赏性的研究因素,造成许多石料的浪费或没有做到材尽其用。特别是近年来,一些石商将以前雕刻的大量雕件工艺毁掉,重新加工成印章、自然形,这种做法,实不可取,这不仅泯灭了当初雕艺人才的心血,对石料材质也是极大的浪费。这些现象充分说明,人们对巴林石观赏价值的轻视,以及材质用功的随意性和不严肃性,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。当然,对于属于彩印石的巴林石来说,从观赏角度看,除了重视不够,缺乏必要的引导之外,还在于这方面的认识不足,至于投入和研究,则更是凤毛麟角了。
其实,无论对可雕塑还是不可雕塑的石料来说,自然的观赏性都是存在的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赋予了石的自然品性。千姿百态的奇石,最能体现出真善美的自然本能,能与人的心灵互通互动,它蕴藏形象美、色彩美、线条美,情趣美和意蕴美。我们对待像巴林石这样的美石,更不应该忽视品评它的自然观赏性。一块石料,如果引起足够的重视,应该将其在自然形态下作仔细的观赏、雕琢以及用作金石印章等可能情况下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,必要时还要进行可行性研究,以取得最大的或最好的加工效果来确定。当然这是个很艰苦的过程,涉及的因素也是很多和很复杂的。
如今,赏石活动风起云涌,赏石之风已遍及大江南北,从文化艺术界,辐射到了社会各个阶层。一支比较成熟的赏石文化理论队伍逐渐形成。作为巴林石的经营者和爱好者,应积极加入到这只队伍里来,除了培养必要的彩印石知识外,也更应该从赏石角度培养灵感和修养,掌握一些赏石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,多学习研究一些文学美学理论,品味雕塑绘画原理,温读古今诗词歌赋,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,接受赏石启迪,汲取赏石精华,并将其用于巴林石的加工与经营之中,为创造观赏石事业的更加辉煌而努力。